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

被引:9
作者
马安来
李贤庆
包建平
熊波
不详
机构
[1]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2] 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湖北荆州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4] 北京
[5] 湖北荆州
[6] 湖北荆州
关键词
显微组分; 热演化; 生烃组分; 有机岩石学; 江汉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技术 ,系统研究了江汉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显微组分组成、生烃组分及有机质热演化。江汉盆地烃源岩形态显微组分含量明显偏低 ,平均仅占全岩体积的 1.5 %。显微组分组成中富含腐泥组 ,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 ,贫惰性组。有机质类型多为Ⅱ、Ⅰ型。藻类体、矿物沥青基质是该区主要生烃组分。文中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o及富氢组分和非烃馏分的荧光参数探讨了江汉盆地烃源岩有机质演化特征 ,提出了有机质的热演化阶段的划分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367 / 3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Occurrence and origin of"ultralaminar"structures in"armorphous"kerogen of various source rocks and oil shale. Largeau C,Derenne S,Casadevall E,et al. Organic Geochemistry . 1990
[2]  
Birkhead revised : petr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Birkhead formation , Eromanga Basin. Smyth M,Cook A C,Philp R P. APEA Jounal . 1984
[3]   未熟-低熟阶段有机质的“两极分化”作用——低温低压加水热模拟实验 [J].
王培荣 ;
陈奇 ;
何文祥 ;
朱俊章 .
科学通报, 1999, (02) :208-211
[4]  
Organic geochemistry and coal petrology of Tertiary coal in Zhoujing mine, Baise basin,South China: (Ⅰ) Occurr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exudatinite. Zhao S Q,Zhong N N,Xiong B,et al. Fuel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