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及PPARγ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阮景明
朱鹏立
蒋娜
尚秀玲
林帆
机构
[1] 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一科福建省临床老年病研究所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熟雄性新西兰大白兔42只,分为三组:空白组(n=10)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n=18)高脂饲料喂养;白藜芦醇组(n=14)高脂饲料加白藜芦醇[16 mg/(kg.d)]干预。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主动脉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Fas、FasL及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ELISA测定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组织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白藜芦醇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减轻,可抑制斑块内细胞凋亡;PPARγmRNA转录增高,Fas、FasL和Caspase-3 mRNA转录显著下降;MCP-1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IMP-1蛋白表达增高。结论白藜芦醇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这一作用类似PPARγ激动剂,可通过上调斑块内PPARγ的基因转录,降低Fas、FasL和Caspase-3 mRNA转录,以及降低MCP-1、MMP-9的表达同时促进TIMP-1的表达来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