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因-性状概念在小麦杂交育种亲本选择中的应用
被引:5
作者
:
S.Borojevi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Borojevic
S.Dencic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S.Dencic
耿志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耿志训
机构
:
来源
:
麦类作物学报
|
1990年
/ 04期
关键词
:
品种审定;
诺维萨德;
南斯拉夫;
南欧;
小麦品种;
杂交亲本;
思维形式;
概念;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以现代小麦品种为基础,运用基因-性状概念选择杂交亲本,对培育高产品种起到了良好效果。用意大利品种作为半矮秆株型的Rht矮生基因源,以美国品种作为早熟、穗丰产性好及抗病基因的供体,再用苏联矮秆品种作为耐寒与优质基因供体,通过单交、三交及渐近杂交法选育小麦新品种最为有效。在1960-1985的25年间,南斯拉夫的诺维萨德地区的育种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共登记了137个品系,其中73个(即53%)是作为新品种进行登记的,即平均每年有2.92个品种准予登记。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