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弓长岭铁矿磁铁富矿的成因研究

被引:45
作者
刘军
靳淑韵
机构
[1]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磁铁富矿; 成因; 成矿模式; 弓长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31 [铁];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在总结辽宁弓长岭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内磁铁石英岩和磁铁富矿两种矿石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进行分析,测试了其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1)磁铁富矿和磁铁石英岩除了主要成分Fe、S iO2的含量有很大差别外,其他元素的含量并没有太大的差别;(2)磁铁富矿和磁铁石英岩微量元素特征非常地相似,并且二者的稀土配分型式也非常一致,总的稀土配分曲线是稍右倾型或平坦型的,具Eu正异常,显示了二者的一致性和继承性;(3)磁铁石英岩中磁铁矿的1δ8O值变化范围为-4.5‰1.8‰,包含了磁铁富矿的变化范围,这与磁铁富矿赋存在磁铁石英岩之中的地质产状完全一致,表明富矿是由具负1δ8O值的热液改造磁铁石英岩而形成的;(4)磁铁富矿应该是由区域变质阶段形成的变质水热液(温度在500℃以上,而且氧同位素1δ8O值低,一般为负值)交代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通过去硅作用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西南三江北段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 [J].
陈建平 ;
唐菊兴 ;
陈勇 ;
李葆华 ;
尚北川 .
现代地质, 2008, (01) :9-17
[2]   山东三山岛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周国发 ;
吕古贤 ;
邓军 ;
申玉科 ;
郭涛 .
现代地质, 2008, (01) :24-33
[3]   弓长岭铁矿成因矿物学专辑 第一章 地质概况 [J].
陈光远 ;
黎美华 ;
汪雪芳 ;
孙岱生 ;
孙传敏 ;
王祖福 ;
速玉萱 ;
林家湘 .
矿物岩石, 1984, 4 (02) :1-13
[4]   鞍山前寒武纪条带状含铁建造中石墨的成因 [J].
李曙光 ;
支霞臣 ;
陈江峰 ;
王俊新 ;
邓衍尧 .
地球化学, 1983, (02) :162-169
[5]   根据鞍本地区包裹体研究试论弓长岭磁铁富矿的成因 [J].
施继锡 ;
李本超 .
地球化学, 1980, (01) :43-53
[6]   根据矿物包体研究试论弓长岭二矿区磁铁富矿的成因及找矿标志 [J].
李秉伦 ;
李学明 ;
崔贤富 ;
汪芝兰 ;
刘有梅 .
地质与勘探, 1977, (06) :3-11
[7]   论变质作用在鞍山式铁矿床富矿形成上的意义 [J].
关广岳 .
地质学报, 1961, (01) :65-76
[8]   中国东北部辽宁山东等省前震旦纪鞍山式条带状铁矿中富矿的成因问题 [J].
程裕淇 .
地质学报, 1957, (02) :153-180+241
[9]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矿地质.[M].周世泰著;.地质出版社.1994,
[10]  
辽宁弓长岭含铁岩系的形成与演化.[M].万渝生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