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西洋锋面气旋过程的数值模拟和等熵分析

被引:28
作者
崔晓鹏
吴国雄
高守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上滑倾斜涡度发展; MM5; 海洋气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 [天气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文中使用PSU/NCARMM 5非静力数值模式对 1992年 3月 13~ 15日发生在西大西洋上的一次海洋气旋爆发过程进行了 6 0h的模拟 ;基于倾斜涡度发展理论 ,从等熵面倾斜的角度研究了气旋的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 ,利用高分辨率模拟结果对这次过程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很好地再现了气旋的发生、移动、加深、气旋的热力结构以及地面环流等特征。其中主要气旋M在6 0h的模拟中共降压 4 5hPa ;第 36~ 4 2时 (模式时间 ) 6h内降压达 12hPa。剖面图及等熵面图分析指出 ,气旋的发生、发展、运动和变化与等熵面或等相当位温面的倾斜密切相关 ,气旋中心总是位于等熵面或等相当位温面近于垂直的对流中性地区 ,这与倾斜涡度发展理论的阐述是一致的。气旋在弱静力稳定度的海洋表面启动发展之后 ,气旋与大尺度环境场相互作用 ,气旋得到迅速发展。“倾斜涡度发展理论”(以下简称SVD理论 )可以很好地解释此次海洋锋面气旋的发展与移动。气旋的发展和移动与等熵面的倾斜密切相关 ,发展期气旋前部及其移动路径前方自组织的斜升气流与倾斜的等熵面相配合 ,共同构成上滑“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的推广 ,以下简称USVD理论 )的必要因子 ,在一定的条件下 (C·D<0 ,CD 为SVD指数 ) ,使得气旋及其前方 ,尤其是移动路径前方出现USVD发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海洋温带气旋爆发性发展数值试验 [J].
黄立文 ;
秦曾灏 ;
吴秀恒 ;
邹早建 .
气象学报, 1999, (04) :410-427
[2]   全型垂直涡度倾向方程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 ;
刘还珠 .
气象学报, 1999, (01) :2-16
[3]   风垂直切变和下滑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 ;
蔡雅萍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7, (03)
[4]   气旋爆发性发展过程的动力特征及能量学研究 [J].
吕筱英,孙淑清 .
大气科学, 1996, (01) :90-100
[5]   湿位涡和倾斜涡度发展 [J].
吴国雄,蔡雅萍,唐晓菁 .
气象学报, 1995, (04) :387-405
[6]   东亚寒潮活动对下游爆发性气旋生成的影响 [J].
孙淑清 ;
高守亭 .
气象学报, 1993, (03) :304-314
[7]   中国东部一次入海气旋的次级环流分析 [J].
杜俊 ;
余志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1) :43-50
[8]   海洋温带气旋发生发展的研究 [J].
仪清菊 ;
丁一汇 .
大气科学, 1989, (02) :238-246
[9]   西北太平洋爆发性气旋的诊断分析 [J].
李长青 ;
丁一汇 .
气象学报, 1989, (02) :180-190
[10]   黑潮加热场对气旋发展影响的动力分析 [J].
谢柳森 ;
王彬华 ;
左中道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2) :15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