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当的矫正:理论与实践

被引:4
作者
耿欣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贷配给; 前置概率; 后置概率;
D O I
10.14112/j.cnki.37-1053/c.2011.11.033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现实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信贷配给的作用半径常常会出现过大或过小的情况,从而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给偏离合理的水平,导致信贷配给失当。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采纳了有偏的中小企业信贷违约前置概率,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失当。结合山东省近年来的创新做法,本文分析了信贷配给失当行为产生的原因及矫正途径,以期对提高我国信贷配给效率、实现信贷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小企业“信贷工厂”:信用融合与制度转型 [J].
刘洁 ;
冯波 ;
侯书威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10) :47-51
[2]   中小企业融资断点链接的激励相容设计:龙口港物流链商品融资案例 [J].
王锦玲 ;
唐功爽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9) :23-27
[3]   中小企业融资边界的动态扩展:威海商行小企业信贷模式 [J].
陈明仿 .
金融发展研究, 2010, (09) :38-42
[4]   钢结构资产的抵押潜能:枣庄案例 [J].
陈宜民 .
金融发展研究, 2009, (07) :31-34
[5]   政府担保与多边信贷契约:寿光“银政企”融资模式剖析 [J].
李学春 ;
于贻胜 ;
王志福 .
金融发展研究, 2009, (05) :34-37
[6]   “超常态”信贷配给、商业银行市场行为及其绩效 [J].
王馨 ;
耿欣 .
金融研究, 2009, (04) :196-206
[7]   俱乐部机制与制度耦合:枣庄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商会效应分析 [J].
张善杰 .
金融发展研究, 2008, (1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