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方法及其运用

被引:10
作者
王仲云
机构
[1] 山东经济学院法学系山东济南
关键词
法律方法; 法官判案; 法律解释; 漏洞补充; 价值补充; 利益衡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法律方法近几年来逐渐在我国法学界和实务界引起重视,究其原因,是其对法治所具有的积极推动意义。法官只有借助于各种法律技术和法律解释方法,才能把成文法和司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疏通由法律规则到个案判决的转换过程。综合来看,可以将法律(解释)方法分为四类: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法律漏洞补充方法、不确定概念的价值补充、利益衡量。面对模糊不清的法律,一般来说,应按照文义解释、论理解释、比较法解释和社会学解释的先后排序,考虑各种狭义解释方法的运用;对于存在空缺结构的法律,需要运用法律漏洞补充方法;对于不确定的概念,则要进行价值补充;在以上各种方法的运用中,可以综合进行利益衡量。在我国当前国情下,重视法律方法的运用对于法官判案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2] 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
    陈金钊
    [J].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 (04) : 24 - 36
  • [3] 法学方法论[M]. -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 [4] 法治与法律方法[M].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陈金钊著, 2003
  • [5] 裁判的方法[M]. - 法律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3
  • [6] 法理思考的印迹[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志铭著, 2003
  • [7]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黄茂荣著, 2001
  • [8] 民法解释学[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梁慧星著, 2000
  • [9] 法学方法论[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杨仁寿著, 1999
  • [10] 法律解释问题[M]. - 法律出版社 , 梁治平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