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小麦(Triticum turanicum Jakubz.)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徐黎黎
李伟
魏育明
郑有良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2]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都江堰
[3] 都江堰
关键词
东方小麦; 醇溶蛋白;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APAGE;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5.02.01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进一步利用东方小麦(TriticumturanicumJakubz.)遗传资源,对来自埃塞俄比亚、伊拉克、伊朗、阿塞拜疆、阿富汗、摩洛哥等国家共87份东方小麦醇溶蛋白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供试材料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87份材料共产生72种谱带类型,分离出33条带纹,每份材料可电泳11~2 2条带,平均16条;在α、β、γ和ω四个区均差异较大,分别有16、11、2 0和2 0种谱带变异类型。聚类分析发现,醇溶蛋白揭示的材料间遗传多样性与其地理来源有一定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5 / 19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野生二粒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李桂江 ;
伍碧华 ;
侯永翠 ;
颜泽洪 ;
郑有良 .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03) :29-33
[2]   四川省部分小麦新品系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J].
马啸 ;
晏本菊 ;
任正隆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384-388
[3]   中国北方冬麦区主栽品种醇溶蛋白组成的遗传演变分析 [J].
郎明林 ;
卢少源 ;
张荣芝 .
作物学报, 2001, (06) :958-966
[4]   波兰小麦醇溶蛋白遗传差异及其与新疆稻麦的关系 [J].
杨瑞武 ;
周永红 ;
郑有良 ;
胡超 .
麦类作物学报, 2000, (04) :1-5
[5]   中国小麦品种醇溶蛋白Gli-1和Gli-2编码位点等位基因组成分析 [J].
晏月明 ;
茹岩岩 ;
余建中 ;
刘广田 ;
S.Prodnovic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0, (01) :23-27
[6]   中国节节麦与中东节节麦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J].
兰秀锦 ;
魏育明 ;
王志容 ;
郑有良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3) :245-248
[7]   醇溶蛋白电泳在小麦种质资源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J].
张学勇,杨欣明,董玉琛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4) :26-33+97-98
[8]   试用ISTA推荐的种子醇溶蛋白电泳方法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 [J].
颜启传 ;
黄亚军 ;
徐媛 .
作物学报, 1992, (01) :61-68
[9]   大粒小麦品种—攀80012-1-1 [J].
刘明镜 .
作物品种资源, 1990, (02) :31-31
[10]  
中国小麦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金善宝主编,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