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共品视角下银行业监管模式的探讨

被引:1
作者
彭金辉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银行业监管; 利益相关者; 准公共品; 共同治理;
D O I
10.14063/j.cnki.1008-9314.2011.03.005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银行业监管的的缺失。银行业作为准公共品,应该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利益共同体。政府作为银行业利益相关者之一,应当将外部监管与银行业内部治理融为一体,转变传统的单边监管的模式,逐步搭建网络型的监管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益相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 [J].
李维安 ;
王世权 .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7, (04) :10-17
[2]   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探析 [J].
张海斌 ;
江可申 ;
周德群 .
学习论坛, 2004, (10) :22-24
[3]   超越传统的“公”和西方的“公共”概念——中国政府需要实现的管理理念、目标和原则的重大变革 [J].
李习彬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 (05) :6-10
[4]  
战略管理.[M].(美) 弗里曼 (Freeman;R.E.) ; 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5]  
公共管理导论.[M].(澳)欧文·E.休斯(OwenE.Hughes)著;彭和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