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

被引:13
作者
张星久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关键词
“公”“私”观; 专制国家的公共性; 帝制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在帝制中国的政治制度背后隐含着两种不同的“公”“私”观和制度设计原理,一则肯定君权的绝对性,以是否满足君主个人意志以及皇家利益为“公”“私”标准;一则以是否符合儒家式“天理”与“民心”价值观、是否符合较为抽象的国家共同体利益为“公”“私”分野。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演变史,可谓两种“公”“私”观相互摩擦、渗透的过程。尤其是儒家式“公”“私”价值观对专制制度的濡染与重塑,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某种平衡、约束君权的机制,使得专制国家往往能够逸出“私”的原初目标而兼具公共性和自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73 / 7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自主性分析 [J].
张星久 .
政治学研究, 1997, (04) :61-69
[2]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张中秋著, 1999
[3]  
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M]. 天津人民出版社 , 乔健,潘乃谷主编, 1995
[4]  
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翔著, 1995
[5]  
中国的思想[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日)沟口雄三著, 1995
[6]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 人民出版社 , 杨向奎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