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R&D溢出、前沿技术和吸收能力——基于中国1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李萍 [1 ]
徐圆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2]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R&D溢出; 技术效率; 吸收能力; 人力资本;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3.07.012
中图分类号
F752.67 [技术进出口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和国际R&D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中国13个工业行业在由国际上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决定的前沿生产边界下的技术效率水平(实际生产与生产边界的距离)后发现,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技术领先国家的R&D资本对中国确实产生了技术溢出;相对于高技术行业,中国传统制造业反而越接近前沿技术边界;人力资本、国内R&D投入、FDI对吸收国际R&D溢出和先进技术转移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验证了人力资本和国内R&D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两面性。由此可得到如下启示,一是要提高R&D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回报率以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和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二是在技术赶超的路途上,应该循序渐进以引进和利用符合目前中国技术现状的适宜技术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   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 [J].
郑若谷 ;
干春晖 ;
余典范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2) :58-67
[3]   进口贸易、吸收能力与国际R&D技术溢出: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 [J].
谢建国 ;
周露昭 .
世界经济, 2009, 32 (09) :68-81
[4]   国际R&D溢出、产业间贸易流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 [J].
徐圆 .
经济科学, 2009, (03) :49-58
[5]   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世界经济, 2009, (05) :41-55
[6]   我国工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 [J].
涂正革 ;
肖耿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04) :49-57
[7]   市场竞争、东道国引资政策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 [J].
谢建国 .
经济研究, 2007, (06) :87-97+130
[8]   技术效率、资本深化与地区差异——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地区收敛分析 [J].
傅晓霞 ;
吴利学 .
经济研究, 2006, (10) :52-61
[9]   适宜技术、技术选择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张鹏飞 .
经济学(季刊), 2006, (03) :985-1006
[10]   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 [J].
李小平 ;
朱钟棣 .
经济研究, 2006, (02)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