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富氧混合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11
作者
寿恩广 [1 ]
李诗媛 [2 ]
任强强 [2 ]
李伟 [1 ]
吕清刚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质; 煤; 富氧混合燃烧; 热重分析;
D O I
10.13941/j.cnki.21-1469/tk.2014.10.024
中图分类号
TQ534 [煤的燃烧];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17 ; 080703 ;
摘要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棉秆、玉米芯和大同煤以及它们之间混合燃料的富氧燃烧特性。分析了富氧条件混合燃料的燃烧特征参数,如着火温度、峰值燃烧速率及其对应温度、燃尽温度及综合燃烧特性指数。采用Coat-Redfern法计算混合燃烧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O2/CO2气氛下,提高氧气浓度可以改善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降低燃尽温度,使混合燃料的燃烧反应向低温区域移动;燃烧反应活化能在挥发分析出和固定碳燃烧的两个阶段均增大;但生物质与煤的掺混比例在30%情况下,氧气浓度的变化对混合燃料的着火温度的影响规律并不明显。在50%O2/50%CO2气氛下,随着生物质比例的增加,所有特征参数向低温区域前移,混合燃料燃烧反应活化能在挥发分析出阶段逐渐减小,在固定碳燃烧阶段逐渐增大。Coat-Redfern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棉秆或玉米芯与大同煤混合物在空气或富氧条件下的主要燃烧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551 / 155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氧量对松木热解特性的影响 [J].
王芸 ;
陈亮 ;
苏毅 ;
吴文广 ;
罗永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 31 (26) :117-123
[2]   基于能值理论的生物质发电系统评价 [J].
罗玉和 ;
丁力行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2) :112-117
[3]   氧量对典型生物质燃烧特性的影响 [J].
陈祎 ;
段佳 ;
林鹏 ;
罗永浩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2) :43-48
[4]   基于热天平着火温度的新方法 [J].
周英彪 ;
范杜平 ;
段权鹏 ;
傅培舫 .
电站系统工程, 2007, (03) :29-31
[5]   生物质与煤的混烧特性及其对可吸入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J].
王泉斌 ;
徐明厚 ;
姚洪 ;
戴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5) :7-12
[6]   生物质与不同变质程度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J].
闵凡飞 ;
张明旭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2) :107-112
[7]   半焦加压燃烧特性研究 [J].
陈晓平 ;
谷小兵 ;
段钰锋 ;
赵长遂 ;
吴新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4, (02) :345-347
[8]   城市污泥和煤混燃特性的热重分析法研究 [J].
顾利锋 ;
陈晓平 ;
赵长遂 ;
吴新 .
热能动力工程, 2003, (06) :561-563+648
[9]   生物质和煤混合燃烧实验 [J].
刘豪 ;
邱建荣 ;
董学文 ;
李骏 .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02, (04) :319-322
[10]   煤燃烧试验中着火点确定方法的探讨 [J].
喻秋梅 ;
庞亚军 ;
陈宏国 .
华北电力技术, 2001, (07) :9-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