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125
作者
董艳 [1 ]
董坤 [2 ]
郑毅 [1 ]
田芝花 [3 ]
鲁耀 [1 ]
汤利 [1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云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3] 云南省牟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种植年限; 种植模式;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活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大棚种植年限和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分析土壤质量退化的原因,对昆明郊区蔬菜、花卉主产县典型大棚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微生物总数、B/F比值及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以种植6~8a时最高而20a时最低;真菌数量持续增加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降低。与连作相比,轮作有利于增加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而降低真菌数量,有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其中花-花轮作效果最好,菜-菜轮作效果最差。研究结果表明大棚种植初期(4~6a)土壤生态环境较好,6~8a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调,酶活性显著下降,从而影响土壤生物化学过程,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大大降低;轮作种植能有效调节土壤微生物区系,有利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的提高,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及其实验技术.[M].姚槐应,黄昌勇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
  • [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吴金水[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 [3] 大棚种植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胁迫
    费颖恒
    黄艺
    严昌荣
    晁元卿
    何文清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1) : 243 - 247
  • [4] 地黄连作对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陈慧
    郝慧荣
    熊君
    齐晓辉
    张重义
    林文雄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 2755 - 2759
  • [5] 设施黄瓜连作和轮作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吴凤芝
    王学征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10) : 2274 - 2280
  • [6]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时空变异
    路鹏
    苏以荣
    牛铮
    吴金水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 190 - 194
  • [7] 不同种植年限日光温室土壤盐分和养分变化研究
    杜新民
    吴忠红
    张永清
    裴雪霞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 78 - 80
  • [8] 滇池流域环境友好作物轮作模式的选择
    王静
    张维理
    郑毅
    张怀志
    续勇波
    李翠萍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 663 - 669
  • [9] 设施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
    王珊
    李廷轩
    张锡洲
    周建新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 82 - 86
  • [10] 设施蔬菜轮作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吴凤芝
    孟立君
    王学征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 554 - 558+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