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断蔗尾机构

被引:17
作者
罗菊川 [1 ]
区颖刚 [1 ]
刘庆庭 [1 ]
牟向伟 [2 ]
林一杰 [1 ]
彭冠雄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广西师范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甘蔗; 联合收获机; 断尾机构; 滚筒; 断尾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25.53 [];
学科分类号
0828 ;
摘要
利用甘蔗茎秆尾部机械强度显著低于中部和基部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断尾机构。甘蔗通过该机构时5~6片青叶及其紧密包裹着的尾部可以被折断。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输入输出滚筒转速、断尾滚筒转速、断尾滚筒中心距和断尾滚筒上、下弹性条相对安装位置等因素对甘蔗断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优的断尾参数组合为:输入、输出滚筒转速250 r/min,断尾滚筒转速550 r/min,断尾滚筒中心距300 mm,断尾滚筒上、下弹性条相对安装位置角-20°。该断尾机构在蔗茎生长点以下4~6节位置断尾的最佳断尾率为63.3%,断尾平均长度为212 mm,标准差为57 mm,符合农艺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107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断尾机构设计与试验 [J].
麻芳兰 ;
蒋红梅 ;
李尚平 ;
许志伟 ;
杨冰心 ;
范志达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6) :73-78+7
[2]   弹性齿滚筒式甘蔗剥叶装置 [J].
牟向伟 ;
区颖刚 ;
刘庆庭 ;
吴昊 ;
宋键铭 .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43 (04) :60-65
[3]   我国甘蔗机械化收获现状的研究 [J].
廖平伟 ;
张华 ;
罗俊 ;
郭伟 ;
黄志宏 .
农机化研究, 2011, 33 (03) :26-29
[4]   浅析现阶段甘蔗收获机械化对糖厂原料的影响及对策 [J].
黄国生 .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09, (06) :24-26+31
[5]   我国甘蔗收获质量现状及标准 [J].
刘文秀 .
农机科技推广, 2009, (09) :39-40
[6]   弯、直蔗剥叶质量影响因素的试验 [J].
杨坚 ;
黄丽丽 ;
杨望 ;
梁兆新 ;
莫建霖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4) :123-129
[7]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J].
姚炜 .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9, (02) :36-37
[8]   广东原料甘蔗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J].
江永 ;
沈力 ;
胡朝晖 ;
廖勇仔 .
甘蔗糖业, 2008, (04) :50-54+15
[9]   甘蔗收割机械的发展概述 [J].
吕勇 ;
杨坚 ;
乔艳辉 .
南方农机, 2006, (05) :26-27
[10]   甘蔗收获技术的发展与思考 [J].
丁启朔 ;
Borpit Tangwongkit .
农机化研究, 2001, (01)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