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7
作者
傅长锋 [1 ,2 ]
李大鸣 [1 ]
白玲 [1 ]
机构
[1]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2]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污水处理; 敏感性分析; 渗滤处理系统;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2.02.003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人工湿地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现有废弃渠道、坑塘为基础,通过开挖回填、调坡整治、基础压实等措施,建立了衡水市故城县郑口镇东北屯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前池、沉淀池、垂直流湿地、生态塘湿地、表面流湿地和蓄水池。探讨了人工湿地渗滤处理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采用Freundlich公式、Kikuth公式和有关经验公式,分析了渗滤系统对污水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处理系统中垂直流、生态塘渗流和表面流的污染物去除率;针对水质、水量和环境温度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给出了渗滤系统敏感性分析结果,并与湿地去污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①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应进行敏感性分析,以便更好地制定系统的控制运行预案;②湿地出水口高度应能够调节,以便控制湿地床体的"饱和"状态,充分发挥湿地渗滤、微生物的作用;③北方人工湿地的去污效果,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应采取塑料大棚或秸秆覆盖进行保温,在冬季,塑料大棚能够使湿地温度维持在13.3℃以上,日照时间基本不减少,湿地植物可正常生长;④当进水的生化需氧量浓度超过75mg/L时,应减小进水负荷,控制污染物总量在湿地高效处理范围内;⑤当日污水处理量超过3000m3/d时,应提高集污渠、前池、沉淀池的临时蓄存水位。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人工湿地的构建与应用 [J].
张清 .
湿地科学, 2011, 9 (04) :373-379
[2]   生态技术处理村镇污水的研究与应用 [J].
徐波 .
环境科学导刊, 2009, 28 (01) :64-66
[3]   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与机理研究进展 [J].
熊飞 ;
李文朝 ;
潘继征 ;
李爱权 ;
夏天翔 .
湿地科学, 2005, (03) :228-234
[4]  
水生态工程[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蔡守华, 2010
[5]  
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构建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崔理华, 2009
[6]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尹军, 2006
[7]  
Treatment of domestic and agricultural wastewater by reed bed systems[J] . Jürgen Kern,Christine Idler.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199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