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储小院
王玉杰
刘楠
齐娜
杨小梅
申彦科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微团聚体;
水稳定性;
土壤理化性质;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9.06.002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吸管法分散分离提取土壤微团聚体和机械组成,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研究了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缙云山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均呈酸性,沿土壤自然剖面向下pH值呈逐渐增大趋势,而有机质含量逐渐降低。各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粘粒综合含量依次为农地(对照)(75.31%)>混交林地(69.87%)>灌木林地(68.81%)>阔叶林地(55.19%)>楠竹林地(44.87%)。各林分一定程度上均能改善土壤的颗粒组成状况,调节土壤结构和土壤肥力,楠竹林分相对较弱。各林地土壤沿自然剖面向下,土壤微团聚体水稳定性减弱。林地土壤微团聚体的团聚度大小为灌木林地(36.4%)>农地(对照)(27.96%)>混交林地(26.19%)>阔叶林地(15.13%)>楠竹林地(10.86%),分散系数大小为灌木林地(23.43%)<混交林地(33.6%)<农地(对照)(46.38%)<楠竹林地(47.04%)<阔叶林地(47.85%)。林地土壤微团聚体数量与有机质含量和物理性粘粒含量均呈正相关,表现为y=0.1048x有机质-0.8413与y=0.9097x粘粒+41.61。有机质是典型林分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形成的重要因素,物理性粘粒则对其形成起着重要的胶结作用。灌木林地土壤微结构水稳定性优于其他林地,其改善土壤微结构、调节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最好,而楠竹林地相对最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0 / 124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