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非奥运项目的发展问题

被引:15
作者
于文谦
王乐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奥运项目; 非奥运项目; 中国;
D O I
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0.02.005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竞技体育项目不仅包括奥运项目,还包括非奥运项目,高水平的非奥运项目在世界赛场上同样寄托着人们强烈的期待。受"奥运争光计划"的影响,我国非奥运项目得不到重视,一些群众欢迎的非奥项目发展受到较大制约,影响了我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步伐。指出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审时度势地调整战略部署,抓好非奥运项目的训练工作,以局部带动整体,改革赛事成绩和排名计算方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促进非奥运项目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未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J].
陈雪燕 ;
赵莹 ;
王希柳 .
山东体育科技, 2002, (02) :58-59+67
[2]   科技体育和生态体育——未来体育发展的新模式 [J].
陈雪燕 ;
赵莹 ;
王希柳 .
山东体育科技, 2002, (02) :58-59+67
[3]   非奥运项目应该面向市场自我发展──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引发的思考 [J].
秦伟 ;
刘嘉津 .
体育文史, 2000, (05) :19-20
[4]   非奥运项目应该面向市场自我发展──2000年全国体育大会引发的思考 [J].
秦伟 ;
刘嘉津 .
体育文史, 2000, (05) :19-20
[5]   新时期我国非奥运项目的发展机遇及对策研究 [J].
宗继军 ;
张莉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S1) :558-559
[6]   对2008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改革的展望 [J].
熊晓正 ;
何强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6) :5-8
[7]   我国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研究 [J].
刘颖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3) :1-3
[8]   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嬗变 [J].
刘旻航 ;
孙庆祝 ;
付玉坤 .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03) :33-36
[9]   夏季奥运会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 [J].
李玲蔚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01) :34-39+43
[10]   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几个重要理论问题的探析 [J].
鲁飞 ;
秦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4 (01) :4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