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MCC红外云图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3
作者
刁秀广
孟宪贵
万明波
机构
[1] 山东省气象台
关键词
超低空急流; 云团合并;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D O I
10.19513/j.cnki.issn1005-0582.2015.02.001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FY-2E红外云图及TBB资料,结合环境形势及物理量,对2011年8月15日夜间发生在河北南部和山东北部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锋触发的云团与地面中尺度辐合线触发的云团合并形成MCC:冷锋触发对流云团,云团脱离冷锋东移、发展、加强,形成MβCCS;MβCCS前侧有对流云团沿地面中尺度辐合线生成、发展、少动,与冷锋触发形成的MβCCS合并发展,形成MCC。MCC系统维持阶段,其西侧有新的对流云团生成,合并到MCC主体,使其向低压中心一侧发展。小时强降水并不是产生在MCC云团的冷中心,而是基本产生在TBB冷中心的西侧,实测小时强降水发生在MCC形成前2个小时以及发展成熟阶段的前4个小时之内,MCC减弱阶段的降水量明显减小。MCC成熟阶段,TBB基本维持在-73℃以下,最低达-78℃。华北南部上空明显的上升运动及低层强的正涡度区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动力条件。低空东北气流及低空西南气流在华北南部形成辐合,超低空东北急流和超低空西南急流的形成与维持使得辐合进一步加强,维持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导致了强降水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华北南部产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环境条件分析 [J].
朱官忠 ;
刘恭淑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62-69
[2]   我国南方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J].
项续康,江吉喜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1) :9-17
[3]   华北平原中尺度对流复合体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J].
吕艳彬 ;
郑永光 ;
李亚萍 ;
陶祖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4) :406-412
[4]   一次MCC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张洪英 ;
李淑玲 .
山东气象, 2014, 34 (02) :13-19+25
[5]   一次MCC的云图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范俊红 ;
王欣璞 ;
孟凯 ;
李宗涛 ;
侯瑞钦 .
高原气象, 2009, (06) :1388-1398
[6]   我国南方地区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J].
项续康,江吉喜 .
应用气象学报, 1995, (01) :9-17
[7]   一次MCC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J].
张洪英 ;
李淑玲 .
山东气象, 2014, 34 (02) :13-19+25
[8]  
Large-scal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ssociated with midlatitude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Maddox R A.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1983
[9]  
Satellite and radar survey of m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 development. Jirak, Israel L.,Cotton, William R.,McAnelly, Ray L. Monthly Weather Review . 2003
[10]  
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es. Maddox,R.A. Bull.Amer Meteor. Soc .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