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调查报告

被引:9
作者
刘士国
高燕竹
董玉鹏
沈思言
吴博
机构
[1]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民调解; 特点; 创新; 修法建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通过对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的实地调查,总结出新的民间纠纷具有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注重利益、易激性等特点,分析了由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村调解委员会构成的各级组织形式,总结了"十户三员"、"民情恳谈"、"评理会"等制度创新;阐述了现行调解制度产生的原因、优越性;对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定位为基层政府指导下的民间组织、专事调解民间纠纷、合法调解协议书应具有法律效力等修改法律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人民调解协议不等于合同 [J].
徐剑锋 .
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02) :59-61
[2]   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发展──关于试行人民调解协议公证制的报告 [J].
郑耀抚 .
中国司法, 2000, (11) :49-50
[3]   回顾与展望──论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 [J].
曾建明 ;
黄伟明 .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01) :1-5
[4]   略谈加强人民调解协议法律效力 [J].
查名祥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6) :26-28
[5]   论人民调解协议核准制度 [J].
孙士祯 .
当代司法, 1999, (01)
[6]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发展[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江平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