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跨大西洋分歧

被引:7
作者
白云真 [1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2]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经济学; 美国学派; 英国学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学产生以来,呈现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研究特点与学术传统。如同国际关系学科一样,美国学派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英国学派则处于半边缘状态。笔者首先分别界定英国学派与美国学派,然后从知识传统、方法论、议题设置等维度诠释二者间存在的差异,进而从历史背景、学术传统以及学术训练等方面解释英美学派间的差异,并且考察英美学派间目前的交流状态及其对话的必要。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由方法论所确定的,而是由共同的研究主题以及核心概念所界定,因而英美学派有必要进行切实的对话以构建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国际政治经济学科。
引用
收藏
页码:139 / 154+160 +16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演进逻辑 [J].
李巍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 (10) :68-80+5
[2]  
开放经济的政治学: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J]. 戴维·A.莱克,郎平.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9(08)
[4]   试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展——基于《国际组织》与《国际研究季刊》(1997~2006年)的文本考察 [J].
白云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8) :26-34+3
[5]   论欧洲国际关系研究的进展——以《欧洲国际关系》(1997~2006年)为例的文本考察 [J].
白云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7, (03) :26-34+4
[7]   超越“吉尔平式”的国际政治经济学——1990年代以来IPE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J].
王正毅 .
国际政治研究, 2006, (02) :22-39
[8]  
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彼得·卡赞斯坦(PeterJ.Katzenstein), 2006
[9]  
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M].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加)罗伯特·W.考克斯著, 2004
[10]  
全球政治经济学[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