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油层组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61
作者
周进高
姚根顺
邓红婴
辛勇光
胡恒
郑兴平
宫清顺
机构
[1]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9油层组; 烃源岩条件; 储集条件; 成藏组合; 勘探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勘探在战略接替层系长9获得了新发现,为此综合分析长9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成藏组合,探讨其勘探潜力。长9顶、底发育了2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4.36%),成熟度适中(Ro值为0.66%1.01%),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总资源量约4.02×108t,有较强的供烃能力;储集条件较好,存在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的成片砂带,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储集性能较好。长9发育了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种成藏组合类型,其中,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以长9暗色泥岩或油页岩为烃源岩,以长9自身的砂岩为储集层,勘探潜力最好。图5表2参19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地区延长组烃源岩干酪根地球化学特征 [J].
吉利明 ;
吴涛 ;
李林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4) :424-428
[2]   论鄂尔多斯盆地长段优质油源岩在低渗透油气成藏富集中的主导作用——强生排烃特征及机理分析 [J].
张文正 ;
杨华 ;
李剑锋 ;
马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289-293
[3]   西峰油田延长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 [J].
马素萍 ;
漆亚玲 ;
张晓宝 ;
夏燕青 ;
宋成鹏 ;
马立元 ;
段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51-54
[4]   重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学 [J].
李德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6) :1-7
[5]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断裂在上三叠统延长组石油聚集中的控制作用 [J].
赵文智 ;
胡素云 ;
汪泽成 ;
董大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1-5
[6]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四、五段泥岩生烃潜力评价 [J].
张润合 ;
郑兴平 ;
徐献高 ;
赵宋举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9-13+5
[7]   中国陆上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及其分布和勘探对策 [J].
赵文智 ;
窦立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1-5+15
[8]   陕甘宁盆地油气地化特征及其在油气来源预测中的意义 [J].
陈安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8, (06) :33-41
[9]  
从勘探实践看找油的哲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刘宝和主编, 2005
[10]  
陕甘宁盆地三叠延长统特低渗透油层油气资源评价总结报告 .2 黄忠信,李克勤,陈安宁,等. .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