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风景区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及其防治

被引:10
作者
王士革
钟敦伦
谢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四川成都
[3]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江西省庐山; 犁头尖; 泥石流; 防治;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1.06.008
中图分类号
P642.33 [];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1995年 8月 15日 ,在暴雨的激发下 ,庐山芦林风景区犁头尖北坡东沟和西沟同时暴发山坡型泥石流。该泥石流由沟头崩塌转化而形成 ,具有来势凶猛 ,历时短暂 ,黏度高 ,容重大、冲淤强烈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给山麓的公路、宾馆及庐山自然景观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东沟和西沟具有再次暴发泥石流的潜在危险。犁头尖东、西沟泥石流治理采用稳沟、固坡、排洪、拦挡和植树造林的综合防治方案 ,已建小型谷坊 2 4座、挡土墙 335 .0 m及由陡槽、涵洞、排洪沟等建筑物组成的排水系统 ,并完成了沟内和泥石流堆积物上的造林工作。 1998年夏 ,江西省遭受 10 0 a不遇洪涝灾害 ,庐山风景区内多处暴发泥石流。犁头尖北坡泥石流工程经受住了暴雨的考验 ,工程及保护对象安然无恙 ,达到了预期治理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庐山1984年灾害性泥石流及其特征 [J].
邓养鑫 ;
邓晓峰 ;
徐齐治 .
水土保持通报, 1985, (01) :68-72+61
[2]   庐山历史时期的泥石流及其成因分析 [J].
王汉存 ;
张林源 .
水土保持通报, 1985, (01) :64-67
[3]  
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问题.[M].施雅风等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