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环境治理的困境: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的建构与运行保障

被引:6
作者
晋海
机构
[1] 河海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保护; 政府失灵; 治道变革; 公众参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政府主导"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同时"政府失灵"也是我国环境治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治理与善治理论为公众参与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我国,环境行政公众参与机制既有理想中的功能,也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和外部运行环境方面的障碍。因此,在探讨机制的建构和运行时,一方面要深究引入公众参与制度之缘由,另一方面也须充分考虑如何克服其局限性,并排除其外部运行障碍,这样才能避免"参与失灵"现象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91 / 394+410 +4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众参与与行政法治 [J].
姜明安 .
中国法学, 2004, (02) :28-38
[3]  
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困境的一种新思维——来自治理理论的启示[J]. 梁莹,高梅书.理论月刊. 2003(08)
[4]   法律社会学视野下的环境法分析 [J].
余耀军 ;
高利红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3, (04) :137-140
[5]   全球治理引论 [J].
俞可平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1) :20-32
[6]  
环境法系列专题研究[M]. - 科学出版社 , 王树义主编, 2005
[7]  
治理与善治[M].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