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四川林地动态变化

被引:17
作者
杨存建
张洋
程曦冉
陈军
邓小菲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遥感与GIS应用研究中心四川省软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林地; 动态变化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川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林地的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字数据以及土壤侵蚀数字数据。利用GIS技术获取坡度分级数据、环境质量等级数据、地貌分区数据和地市州行政单元数据。将所有数据转化和重采样为100m分辨率的栅格数据。再次,将所有数据投影到同一投影同一坐标系上。利用GIS的提取、叠加和统计分析功能对林地动态变化特征及其背景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林地净增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其它用地,而林地净减少部分的主要去向是耕地和建设居民用地,总体上,林地净减少7972hm2;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是广元市、绵阳市和达州市或盆周山地和丘陵地区。净增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较好,坡度等级较低,土壤侵蚀为强度和中度的区域。净减少林地的区域主要位于生态环境质量中等、水土流失较轻、坡度较大的区域。就林地的生态功能而言,局部区域改进,总体下降;退耕还林的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还未能显现。建议加大对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区的森林保护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甘孜藏族自治州、乐山市、雅安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处的森林保护力度,加大对脆弱生态和陡坡环境的森林保护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113 / 4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中国林地资源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徐新良
    刘纪远
    庄大方
    张树文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1) : 41 - 46
  •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刘纪远
    张增祥
    庄大方
    王一谋
    周万村
    张树文
    李仁东
    江南
    吴世新
    [J]. 地理研究, 2003, (01) : 1 - 12
  • [3]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中国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分析
    张增祥
    杨存建
    田光进
    [J]. 遥感学报, 2003, (01) : 58 - 65+86
  • [4]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刘纪远
    刘明亮
    庄大方
    邓祥征
    张增祥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 1031 - 1040+1058
  • [5]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平台建设及其支持下的相关研究
    刘纪远
    庄大方
    张增祥
    高志强
    邓祥征
    [J]. 地球信息科学, 2002, (03) : 3 - 7+4
  • [6]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现代过程时空特征的研究──基于卫星遥感数据
    刘纪远
    dls.iogac.on
    布和敖斯尔
    [J]. 第四纪研究, 2000, (03) : 229 - 239
  • [7] 长江洪水与生态建设
    李文华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1) : 2 - 9
  • [8]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orces of woodland resource changes in China .2 Xu X l,Liu J Y,Zhuang D F,et 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University . 2004
  • [9] The establishment of land-use spatial-temporal database and its relative studies in China .2 Liu J Y,Zhuang D F,Zhang Z X,et al. Geo-information Science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