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被引:2
作者
朱新玲 [1 ]
黎鹏 [2 ]
甘丽华 [1 ]
蔡颖 [1 ]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2]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驱动因素; 长江经济带;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72.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83001 ;
摘要
从经济社会角度对湖北省生态足迹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选取了经济、消费、产业结构、人口四个方面的变量,为了消除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先通过因子分析对原自变量进行信息提取和综合自变量合成,然后用合成的综合自变量对湖北省生态足迹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消费、产业结构和人口均显著影响湖北生态足迹水平,为此,湖北省应该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来降低生态足迹水平,进而促使湖北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湖南省区际生态补偿标准核算——基于生态足迹方法 [J].
肖建武 ;
余璐 ;
陈为 ;
沈陈忱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1 (01) :27-33+39
[2]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张家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J].
杨亦民 ;
徐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 36 (06) :107-110
[3]   我国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汪慧玲 ;
朱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6, (06) :1-5
[4]   基于BP-DEMATEL模型的沿海城市生态安全系统影响因素研究 [J].
秦晓楠 ;
卢小丽 .
管理评论, 2015, 27 (05) :48-58
[5]   南京市三维生态足迹测算及驱动因子 [J].
胡美娟 ;
周年兴 ;
李在军 ;
亓秀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5, (01) :91-95
[6]   北京市生态足迹变化及其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分析 [J].
王立群 ;
李冰 ;
郭轲 .
城市问题, 2014, (07) :2-8
[7]   福建省生态足迹驱动因子分析 [J].
林黎阳 ;
许丽忠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0 (04) :96-102
[8]   河南生态足迹驱动因素的HiPLS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J].
贾俊松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188-2195
[9]   重庆市生态足迹时间序列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J].
方建德 ;
杨扬 ;
叶堤 ;
周谐 ;
陈晓燕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4) :1337-1341
[10]  
STIRPAT, IPAT and ImPACT: analytic tools for unpack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J] . Richard York,Eugene A Rosa,Thomas Dietz.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