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的PM2.5和对流层臭氧及污染物排放控制对策的综合分析
被引:2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华
[
1
,
2
]
陈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陈琪
[
1
,
2
]
谢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谢冰
[
1
,
3
]
赵树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赵树云
[
1
,
2
]
机构
: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中国气象局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3]
不详
来源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
2014年
/ 10卷
/ 04期
关键词
:
对流层臭氧;
PM2.5;
温室气体;
大气污染;
气候变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706 ;
070602 ;
摘要
:
本文首先对中国PM2.5和近地面臭氧浓度的观测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利用2010—2013年全球对流层臭氧的卫星观测数据给出了对流层臭氧浓度在全球和中国地区的分布特征,其平均值分别为29.78DU和33.97DU。然后,利用一个气溶胶大气化学-全球气候双向耦合模式模拟了中国地区PM2.5的浓度分布和季节变化,其年平均值为0.51×10-8kg/m3。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5种典型气溶胶对PM2.5总浓度在不同季节的贡献。结合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讨论了气溶胶和温室气体及其前体物的排放与辐射强迫的联系,以及减排大气臭氧前体物和气溶胶颗粒物质(PM)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指出减排臭氧前体物对气候的影响还不完全清楚,对短寿命的温室气体和黑碳气溶胶的减排是一种短期(未来50年)的辅助措施;为了保证全球平均温度增长不超过2℃,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仍是我们需要坚持的长期战略。短期和长期的减排战略对于保护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89 / 2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J].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秦大河
;
Thomas Stock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Bern,Bern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Thomas Stocker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1)
:1
-6
[2]
预估PM2.5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慈
;
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不详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罗勇
;
黄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黄建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3)
:223
-224
[3]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J].
张小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小曳
;
孙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孙俊英
;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亚强
;
李卫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李卫军
;
张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炜罡
;
权建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权建农
;
曹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不详
曹国良
;
王继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继志
;
杨元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元琴
;
张养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养梅
.
科学通报 ,
2013,
(13)
:1178
-1187
[4]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Due to Black Carbon in Snow and Ice[J]. 王志立,张华,沈学顺.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6)
[5]
中国区域主要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国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小曳
;
龚山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ir Quality Research Division,Environment Canada,Toronto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龚山陵
;
安兴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安兴琴
;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王亚强
.
科学通报,
2011,
56
(03)
:261
-268
[6]
南京北郊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
[J].
安俊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安俊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杭一纤
;
朱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朱彬
;
王东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东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6)
:1383
-1386
[7]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华
;
王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志立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11
-317
[8]
北京大气中NO、NO和O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安俊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安俊琳
;
王跃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王跃思
;
李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李昕
;
孙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孙扬
;
申双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申双和
;
石立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石立庆
.
环境科学,
2007,
(04)
:4706
-4711
[9]
济南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永泉
;
单文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单文坡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纪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由丽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元成
.
环境科学,
2006,
(11)
:2299
-2302
←
1
→
共 9 条
[1]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的亮点结论
[J].
秦大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秦大河
;
Thomas Stock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Bern,Bern
中国科学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Thomas Stocker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4,
10
(01)
:1
-6
[2]
预估PM2.5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宗慈
;
罗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不详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罗勇
;
黄建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中心
黄建斌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3,
9
(03)
:223
-224
[3]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J].
张小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小曳
;
孙俊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孙俊英
;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亚强
;
李卫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不详
李卫军
;
张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蔷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炜罡
;
权建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权建农
;
曹国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不详
曹国良
;
王继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继志
;
杨元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杨元琴
;
张养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张养梅
.
科学通报 ,
2013,
(13)
:1178
-1187
[4]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Due to Black Carbon in Snow and Ice[J]. 王志立,张华,沈学顺.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6)
[5]
中国区域主要颗粒物及污染气体的排放源清单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国良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小曳
;
龚山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Air Quality Research Division,Environment Canada,Toronto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龚山陵
;
安兴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安兴琴
;
王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王亚强
.
科学通报,
2011,
56
(03)
:261
-268
[6]
南京北郊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
[J].
安俊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安俊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杭一纤
;
朱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朱彬
;
王东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
王东东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6)
:1383
-1386
[7]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张华
;
王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王志立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11
-317
[8]
北京大气中NO、NO和O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安俊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安俊琳
;
王跃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王跃思
;
李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李昕
;
孙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孙扬
;
申双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申双和
;
石立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系
石立庆
.
环境科学,
2007,
(04)
:4706
-4711
[9]
济南大气臭氧浓度变化规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殷永泉
;
单文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单文坡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纪霞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由丽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苏元成
.
环境科学,
2006,
(11)
:2299
-23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