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证素演变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王颖辉 [1 ]
赵进喜 [2 ]
王世东 [2 ]
庞博 [3 ]
李景 [3 ]
宫晴 [3 ]
黄山 [1 ]
周旦阳 [4 ]
牟新 [4 ]
杨洪涛 [5 ]
王暴魁 [6 ]
张学智 [7 ]
黄学民 [7 ]
张会琴 [8 ]
周潮 [9 ]
张志强 [10 ]
范冠杰 [11 ]
张宁 [12 ]
机构
[1] 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
[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3] 北京中医药大学
[4] 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5]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6]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8] 河北省保定市中医院
[9]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院
[10] 河北省中医院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2]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证素; 证素演变; 气虚证; 厄贝沙坦;
D O I
10.13288/j.11-2166/r.2012.20.016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DN)早期患者证素演变规律。方法收集早期DN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4例,治疗组予中药辨证论治,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150mg口服,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分别于入组时、治疗后4周、8周、12周共4个时点收集患者证候学资料,进行辨证及证素的提炼,对两组患者气虚、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变化趋势进行二次曲线拟合,绘制各证素演变趋势图。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气虚、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都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两组间气虚证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不同(P<0.05);阴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湿、湿浊证素组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气虚证素积分曲线下降斜率大,对照组曲线斜率小,说明治疗组的气虚证素改善速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组方和厄贝沙坦对DN证素都有改善作用,中药组方对早期DN气虚证素的疗效好于厄贝沙坦。
引用
收藏
页码:1759 / 17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概况 [J].
严倩华 .
中医杂志, 2010, 51 (07) :660-662
[2]   265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医证候学研究 [J].
牟新 ;
周旦阳 ;
赵进喜 .
新中医, 2007, (05) :84-85+8
[3]   证候要素及其靶位的提取 [J].
王永炎 ;
张启明 ;
张志斌 .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1) :6-7
[5]   慢性肾衰中医辨证分型和疗效判定标准——全国中医肾衰研讨会讨论通过(1987年9月天津) [J].
刘宏伟 .
中医药信息, 1991, (02) :27-28
[6]  
重复测量资料分析方法与SAS程序[M]. 科学出版社 , 余松林,向惠云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