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渗水地膜利用旱地小雨量资源研究
被引:27
作者
:
姚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姚建民
张宝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张宝林
殷海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殷海善
机构
:
[1]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来源
:
水土保持通报
|
1998年
/ 03期
关键词
:
渗水地膜,小雨量,旱地;
D O I
:
10.13961/j.cnki.stbctb.1998.03.005
中图分类号
:
TS102.54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经过对半干旱地区降水分布规律的调查和农田生产的实践发现,天然降水中<10mm/次的发生频率占到70%左右,这部分水极易被蒸发掉,多为无效降水。为了提高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以小雨量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降水资源利用率,我们研制出了渗水地膜(专利号97115761·8),在山西省1997年大旱发生年进行的多点试验示范证明:渗水地膜覆盖可以起到渗水、保水、增温、调温和微通气等多种功能,显著地提高了小雨量资源利用率和旱地农作物产量。这项技术可促进广大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旱地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姚建民,马蓉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姚建民,马蓉丽
[J].
生态学杂志,
1993,
(04)
[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康绍忠等著, 1994
[3]
山西旱地农业[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丁永齐等编著, 1992
[4]
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姚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姚建民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2)
: 185
-
192
[5]
水文干旱的定义及其意义
耿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
耿鸿江
沈必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
沈必成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2,
(04)
: 91
-
94
[6]
旱地冬小麦渗水地膜全覆盖穴播试验
姚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姚建民
王海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王海存
殷海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殷海善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8,
(01)
: 7
-
10
←
1
→
共 6 条
[1]
最大概率原理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
姚建民,马蓉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
姚建民,马蓉丽
[J].
生态学杂志,
1993,
(04)
[2]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传输理论及其应用[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康绍忠等著, 1994
[3]
山西旱地农业[M]. 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丁永齐等编著, 1992
[4]
黄土残塬沟壑区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姚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
姚建民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02)
: 185
-
192
[5]
水文干旱的定义及其意义
耿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
耿鸿江
沈必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黑龙江省水利专科学校
沈必成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2,
(04)
: 91
-
94
[6]
旱地冬小麦渗水地膜全覆盖穴播试验
姚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姚建民
王海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王海存
殷海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太原,
殷海善
[J].
山西农业科学,
1998,
(01)
: 7
-
1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