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气虚证本质研究的途径及其方向

被引:28
作者
王建华
机构
[1]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广东省广州市三元里机场路号
关键词
脾气虚/中医病机; 脾气虚/中医药疗法;
D O I
10.13288/j.11-2166/r.1998.01.030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理法方药的基础。探索辨证论治规律奥秘的关键在于揭示证本质特征。脾(气)虚证本质研究是近20多年来中西医结合证本质研究的重要内容。脾(胃)为脏象学说的核心,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脾主运化,生气血,主统血,主肌肉四肢,主思,并且认为脾为五脏六腑的中心。按现代医学理论分析,祖国医学理论对脾的认识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学和/或病理学概念,它是多系统功能活动的概括。脾主功能事实上包括了现代医学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运动等多系统功能在内。在脾主功能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2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