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煤油源岩形成条件与生油评价

被引:16
作者
赵长毅
赵文智
程克明
杜美利
邵龙义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部
关键词
吐哈盆地,煤成油,聚煤环境,煤系,生油岩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剖析了不同成煤环境下煤的成油潜力。对吐哈盆地煤层划分出四种煤相类型:干燥森林沼泽相、潮湿森林沼泽相、流水沼泽相及开阔水体沼泽相。不同煤相煤的生烃潜力存在差异,干燥森林沼泽相形成的煤,其惰质组含量高,为氧化环境下形成的产物,生烃潜力<120mg/g,基本为非生油岩;潮湿森林沼泽相形成的煤,其沼泽水介质可以从弱氧化到弱还原环境,成油性范围较宽,从差生油煤到中等生油煤均存在;流水沼泽相形成的煤,沼泽水介质从弱还原到还原环境,基本具中等生油能力;而开阔水体沼泽相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富含壳质组分,应属于好生油煤。流水沼泽相是煤成油源岩发育的最有利相带,三角洲分流间湾沼泽应是煤成烃勘探最有利的场所。以生烃潜力为基准,提出煤作为油源岩的评价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7+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