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23
作者
袁金凤 [1 ]
胡仁勇 [2 ]
慎佳泓 [3 ]
张磊 [1 ]
张晓宇 [1 ]
于明坚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湖州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亚热带; 森林演替; 常绿阔叶林; 群落组成; 物种多样性; 生态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差异和样方法等手段,对浙江省马尾松林针叶(针叶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中龄常绿阔叶林和近熟常绿阔叶林4种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群落间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3个样地共记录维管植物53科105属170种。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数、各层次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基本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以针阔叶混交林最低,估计跟先锋物种的消失和后期物种的出现这一更替有关。随着演替的进行,各群落间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逐渐降低,其中针阔叶混交林和中龄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高,马尾松与近熟常绿阔叶林之间的相似性系数最低。群落主成分分析也得出相似的结果。群落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种组成尤其是乔木层的组成上;针阔叶混交林是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较低的一个群落,但它与其它群落间的相似性较高,并已储存了常绿阔叶林中的大部分物种,对演替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南亚热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植物与土壤中N、P的化学计量特征 [J].
刘兴诏 ;
周国逸 ;
张德强 ;
刘世忠 ;
褚国伟 ;
闫俊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01) :64-71
[2]   大型固定样地:森林生物多样性定位研究的平台 [J].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2) :237-237
[3]  
天童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植物群落的N:P化学计量特征[J]. 阎恩荣,王希华,周武.植物生态学报. 2008(01)
[4]   浙江古田山常绿阔叶林演替序列研究:群落物种多样性 [J].
胡正华 ;
于明坚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603-606
[5]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植被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变化 [J].
沈琪 ;
张骏 ;
朱锦茹 ;
江波 ;
葛滢 ;
刘其霞 ;
常杰 .
生态学报, 2005, (09) :2131-2138
[6]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原锥栗-厚壳桂-荷木群落演替 [J].
周小勇 ;
黄忠良 ;
欧阳学军 ;
李炯 ;
官丽莉 ;
徐国良 ;
张池 .
生态学报, 2005, (01) :37-44
[7]   森林演替在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中的作用 [J].
方运霆 ;
莫江明 ;
彭少麟 ;
李德军 .
生态学报, 2003, (09) :1685-1694
[8]   演替研究在常绿阔叶林抚育和恢复上的应用 [J].
丁圣彦 ;
宋永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423-426
[9]   浙江天台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物种多样性 [J].
金则新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 (02) :23-27
[10]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J].
于明坚 ;
胡正华 ;
余建平 ;
丁炳扬 ;
方腾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