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面旋回格架内三角洲储集砂体的发育特征——以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油组为例

被引:3
作者
汤子余 [1 ]
朱锐 [2 ]
李勇 [3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层序格架; 三角洲; 储集砂体; 华池油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9.04.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测井、岩心和地化分析等资料将华池油田华152井区长3油组划分为16个短期旋回、7个中期旋回以及2个长期旋回。在此基础上,根据三角洲储集砂体在单井和连井上的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等变化,分析了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砂体发育特征。长期基准面下降末期和上升初期可容纳空间高,沉积物供给量大,为厚层连片砂体发育的有利位置,其物性相对较好;长期基准面上升阶段偶见砂体发育,沉积物供给相对不足而可容纳空间极高,沉积砂体物性相对较差,连通性差,且泥质含量偏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3+112 +1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牛庄洼陷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高精度层序地层学 [J].
刘惠民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5) :49-52+114
[2]   短期基准面旋回充填样式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关系——以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浊积扇为例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田景春 ;
赵俊兴 ;
韦东晓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2) :57-60+63+114
[3]   基准面旋回对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控制——以胡状集油田沙三中6—8油层组为例 [J].
靳松 ;
朱筱敏 ;
钟大康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48-52+90
[4]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技术 [J].
崔永谦 ;
武耀辉 ;
罗宁 ;
杜维良 ;
梁宏斌 ;
张锐锋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3) :17-24+6
[5]   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砂体开发响应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毛立华 ;
李中超 ;
曾大乾 ;
尹艳树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5) :103-107
[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识别 [J].
何玉平 ;
刘招君 ;
杜江峰 .
世界地质, 2003, (01) :21-25
[7]   基准面旋回与沉积旋回的对比方法探讨 [J].
刘波 .
沉积学报, 2002, (01) :112-117
[8]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clastic systems: concepts, merits, and pitfalls[J] . Octavian Catuneanu.Journal of African Earth Sciences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