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17
作者
王向东
熊建菁
顾峥奕
万秋萍
陈聿华
机构
[1] 上海市闸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伤害; 监测; 流行病学;
D O I
10.19428/j.cnki.sjpm.2012.04.015
中图分类号
G63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掌握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闸北区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行之有效的中小学生伤害干预应对策略和措施、降低学生伤害发生率及伤害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闸北区2006—2009学年期间全部中小学生伤害个案信息,记录"学生伤害个案卡"并对其内容调查登记核实,分析伤害发生的原因、类型和特征。[结果]2006—2009学年监测中小学生伤害计95例,性别比为2.87∶1,其中初中学生为最多,占59%,小学生为41%,高中学生为30%。中小学生伤害主要类型为跌倒528例(55.23%),碰撞/挤压伤268例(28.03%)。伤害发生性质中以骨折较多,占55.71%,中学生发生以脱位、扭伤、拉伤的情况较小学生多。伤害事故发生较多时段分布为:以课(午)间休息发生数最高,为300例(31.38%),其次上课时发生263例(27.51%),节假日发生132例(13.81%),放学后发生130例(13.60%)。伤害部位好发于肩、上肢420例(44.03%),髋、下肢298例(31.24%),头面部189例(19.81%)。[结论]中小学生面临着伤害的严峻挑战,应根据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特点,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学生健康。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0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黄锐
    聂俊雄
    [J]. 实用预防医学, 2006, (01) : 123 - 124
  • [2] 2002~2003年上海市中小学生伤害监测分析
    周月芳
    彭宁宁
    罗春燕
    高根娣
    朱蔚
    朱佳佩
    [J]. 中国学校卫生, 2005, (09) : 734 - 735
  • [3] 深圳市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特征调查研究
    梁红英
    张青献
    张世英
    宁豪丁
    朱浴晖
    李学云
    张雪
    [J]. 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0) : 22 - 23
  • [4] 中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李湘生
    宣英琴
    朱敏
    谈忠良
    陶小伟
    吴菊华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03) : 146 -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