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中的医学实践与研讨

被引:23
作者
杨造成
机构
[1]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
关键词
巴基斯坦; 地震; 救援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国际层次救援医学速度与效率。方法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行动为主体,对2005年赴巴基斯坦地震系列医疗救援行动,包括现场急救、院内治疗、医疗后送、卫生防疫、药械保障、医疗信息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是对救治的伤病员分类、灾后时段病种分布、药品消耗及补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外、院内及院后救治统计现场急救以外伤为主,以小组形式展开;院内治疗划分小组,分组协作、周而复始;转出比例占2%3%;灾后时段伤病员分析地震灾害早期(灾后头14d内)现场救治,以外伤为主,占救治伤病员总数的82%;中期(灾后14~28d)外伤病人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稳定在24%,而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加,并以急性呼吸道感染及急性肠炎为主,呼吸道疾病呈陡升缓降趋势;后期则回归于当地平时发病率水平。药械保障统计消耗量较大的药品有抗生素,退热与止痛药,主要用于外伤及感染;药品以口服和外用为主,针剂和输液占10%。伤病救治影响因素统计灾区山地昼夜温差大,冬季雨雪之后气温骤降,灾民缺衣少食,没有可供御寒的帐篷成为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结论大规模地震灾害救援行动异常复杂,区分时段、区分地段、区分层次形成时间、空间、内容上的不同救援,更能符合灾区医疗需求;医疗救援能力始终未能满足灾区的医疗需求,要求不断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实现救助人数更多、速度更快、效果更好、能耗更省;灾害救援的技术行动、组织指挥与生活保障,三足鼎立,决定救援行动成败;巴基斯坦地震医疗救援的实践对我国灾害医学救援的组织体系、技术训练、药械保障、制度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中国救援医学的创立及其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地位 [J].
李宗浩 ;
金辉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22) :1519-1520
[2]  
Kashmir Crisis Is Worse Than The Asian Tsunami, Says Who[J] . Peter Moszynski.BMJ: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2005 (7522)
[3]   Saving lives in the aftermath of Pakistan's earthquake [J].
Ahmad, K .
LANCET, 2005, 366 (9495) :142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