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9
作者
李国凤
雷国平
宋戈
机构
[1] 不详
[2]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影响因素; 改进的灰色关联法; 宝泉岭垦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以黑龙江省宝泉岭垦区为研究区,分阶段分析了宝泉岭垦区1999—2008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动态变化情况,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农业现代化水平三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4个影响因子,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法对影响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阶段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1999—2002年,农膜使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折纯量、复种指数是影响宝泉岭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最重要因子;2003—2008年,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折纯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膜使用量四因素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影响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强度增强趋势明显。提出提高科技支撑水平,切实落实粮食生产保护政策建议,为粮食生产决策部门有效提高垦区粮食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4+179 +1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河北省粮食单产区域差异特征演变格局及动因分析 [J].
张路路 ;
张悦国 ;
刘瑞卿 ;
许皞 ;
陈亚恒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1, (02) :192-197
[2]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J].
彭澧丽 ;
杨重玉 ;
龙方 .
技术经济 , 2011, (01) :34-38
[3]   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度法的河北省粮食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树涛 ;
李新旺 ;
门明新 ;
许皞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01) :176-184
[4]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盐池县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J].
牛创民 ;
温学飞 ;
王峰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6) :278-282
[5]   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J].
熊伟 ;
林而达 ;
蒋金荷 ;
李岩 ;
许吟隆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397-406
[6]   重庆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护机制研究 [J].
黎莉莉 ;
胡晓群 ;
袁昌定 ;
罗荣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01) :27-32
[7]   安徽省粮食生产能力研究与分析 [J].
姜涛 ;
孔令聪 ;
王光宇 ;
胡永年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06) :285-289
[8]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1) :125-131
[9]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J].
仇方道 ;
钱进 ;
佟连军 ;
沈正平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9, 30 (01) :11-15
[10]   广东省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J].
王秋香 ;
任向宁 ;
孙伟杰 ;
彭补拙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8, (06)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