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整地工程对人工幼林系统径流输移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人工林; 生态系统; 地表径流; 整地工程; 微地形; 产流;
D O I
10.16843/j.sswc.2004.03.009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为探讨造林整地工程对人工幼林系统坡面水沙输移中的作用及程度 ,从产流、汇流的机制与理论模型出发 ,对旱区人工幼林系统地表径流调控的关键途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在降雨特性、地形、土壤 3大影响坡面产流、汇流的因素中 ,地形因素是人工调控的关键。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 ,通过造林整地 ,改变微集水区坡长、坡度乃至坡形 ,是最简单而有效的人工调控手段。对 2 0个不同整地方式人工幼林地田间径流小区和未整地空白对照径流小区的观测表明 ,鱼鳞坑、水平沟、反坡梯田 3种造林整地工程 ,虽可有效地削减径流向系统外部环境的输移 ,但其调控径流能力远未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其地表径流输移的削减率 ,在 39 92 %~ 6 5 11%之间 ,削减率与集水坡长成反相关 ,3种整地方式中 ,以反坡梯田整地的削减率最大。造林整地径流小区与传统直线型坡面径流小区对比观测 ,难以揭示整地对微区坡面产流影响的实质 ;造林整地工程设计中所期望的拦泥蓄水作用 ,则因忽略了含沙径流入渗、整地对微区地形与产流、产沙的影响等而被大幅削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黄土高原造林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邹年根,罗伟祥主编, 1997
[2]  
A simplified hydrological rainfall-runoff model. Hager W H. Journal of Hydrology . 1984
[3]  
Rainfall runoff modeling-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odini E. Journal of Hydrology . 1988
[4]  
Runoff and runon areas in a patterned chenopod shrubland.Arid Western New South Wales,Australia-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Dunkerley D L,Brown K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1995
[5]  
The effect of patchy distribution of stipa tenacissimal on runoff and erosion. Cerda 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1997
[6]  
Effect of rainwater harvest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ree species. Sheikh M I,Shah B H,Aleem 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84
[7]  
黄土高原径流林业[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斌瑞,王百田主编, 1996
[8]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整地工程集流分析 [J].
王进鑫 ;
余清珠 ;
高文秀 ;
郭启程 .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2, (02) :45-49
[9]   黄土坡面地表处理与产流过程研究 [J].
王百田,王斌瑞 .
水土保持学报, 1994, (02)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