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大流行后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特征

被引:8
作者
黄一伟
高立冬
李芳彩
张恒娇
李文超
刘运芝
胡世雄
张红
陈长
李俊华
机构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流感病毒B型; 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 流感,人; 哨点监测; 序列分析; 抗原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 [传染病];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1004 ; 120402 ;
摘要
目的分析湖南省甲型HlNl流行性感冒(流感)大流行后乙型流感的流行情况和病毒基因特征,并探究可能造成其流行的原因。方法对湖南省2010年23家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中采集的咽拭子标本使用犬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毒株使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型别鉴定,对选取的10株乙型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序列进行进化树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随着甲型H1N1流感分离毒株的减少,乙型流感病毒在2010年上半年成为优势毒株,以B/Victoria系(BV系)为主,两种型别共存。2010年11起已知型别的聚集性疫情中,7起为乙型流感。在除核蛋白(NP)外的其他聚合酶(PB2、PBl、PA)、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NB蛋白、膜蛋白(M1)、乙型流感病毒M2蛋白(BM2)、非结构蛋白(NSl、NS2)10个蛋白的基因进化树中,10株病毒均按照其系的分类分在BV和B/Florida系(BY系)两个分支中,而NP进化树10株病毒均在BY分支中。与世界卫生组织疫苗株比较,10株病毒11个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均较高,为97.2%~100.0%,但仍发现有一些碱基位点的改变。未发现对NA抑制剂类药物耐药位点的突变。相对于日常监测病毒,2株聚集性疫情毒株编码NA、NB、PBl、PB2和NS2的碱基有一些突变。结论乙型流感病毒有一些基因位点发生插入和重配,显示病毒持续进化,这可能是湖南省甲型HlNl流感大流行后B型流感病毒成为优势毒株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334 / 33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2007-2009年湖南省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J].
李芳彩 ;
刘运芝 ;
陈长 ;
王媛 ;
胡世雄 ;
李文超 ;
张红 .
实用预防医学, 2010, (08) :1498-1501
[2]  
The need for quadrivalent vaccine against seasonal influenza[J] . Robert B. Belshe. Vaccine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