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塿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被引:44
作者
陈鲜妮
岳西杰
葛玺祖
王旭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塿土; 有机碳固定; 玉米秸秆还田; 有机碳氧化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关中平原塿土(土垫旱耕人为土)上施用化肥的条件下,进行不同用量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低秸9 375 kg.hm-2,中秸18 750 kg.hm-2,高秸37 500 kg.hm-2)、间接还田(厩肥,37 500 kg.hm-2)的长期定位试验21 a,观测和分析了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及氧化稳定性等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单施化肥相比,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均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增加了12%(低秸)、24%(中秸)、41%(高秸)和39%(厩肥)。施用秸秆和厩肥21 a,土壤有机碳累积系数平均分别为5.6%和7.2%。秸秆直接还田和厩肥均使土壤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降低,胡敏酸的能态升高且保持相对稳定。以上结果表明,秸秆直接或间接还田不仅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也能明显改善土壤有机碳的活性和质量,是提高农田固碳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性的重要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J].
邱莉萍 ;
张兴昌 ;
程积民 .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29 (01) :84-89
[2]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养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研究 [J].
陈尚洪 ;
朱钟麟 ;
刘定辉 ;
舒丽 ;
王昌全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4) :806-809
[3]   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J].
潘根兴 ;
周萍 ;
李恋卿 ;
张旭辉 .
土壤学报, 2007, (02) :327-337
[4]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 [J].
姜勇 ;
庄秋丽 ;
梁文举 .
生态学杂志, 2007, (02) :278-285
[5]  
Tillage Effect on Organic Carbon in a Purple Paddy Soil[J]. HUANG Xue-Xia, GAO Ming, WEI Chao-Fu, XIE De-Ti and PAN Gen-X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Pedosphere. 2006(05)
[6]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J].
李玉强 ;
赵哈林 ;
陈银萍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37-42
[7]   不同施肥条件土壤胡敏酸能态的初步研究 [J].
张一平 ;
郑安 ;
郭俊炜 ;
白锦鳞 .
土壤学报, 1985, (01) :104-107
[8]   土壤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J].
袁可能 ;
张友金 .
浙江农业科学, 1964, (07) :345-349
[9]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 Ⅰ.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中腐殖质氧化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 袁可能.土壤学报. 1963(03)
[10]  
中国土壤肥力演变[M].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徐明岗,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