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素保护肝损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15
作者
周鑫 [1 ]
韩德五 [1 ]
尹镭 [1 ]
赵海珍 [2 ]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
[2] 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关键词
内毒素类; 微循环; 肝损伤; 丹参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素(DSS)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构建急性重型肝损伤大鼠模型。2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TAA组,TAA+DSS组。检测实验各组血浆内毒素、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的变化判定肝功能情况;检测肝组织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1α(6-keto-PGF1α)的含量判定肝脏微循环变化;HE染色显示肝组织形态学改变,Weigert染色显示肝脏血管内微血栓。结果TAA+DSS组与TAA组相比,ALT、LDH、内毒素水平及TXB2含量均明显减少,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HE染色显示TAA组可见肝细胞点片状坏死、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TAA+DSS组上述改变均明显减轻;Weigert染色显示TAA组微血栓计数明显增加,TAA+DSS组较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丹参素通过降低肠源性内毒素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从而减轻急性重型肝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0+186 +18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丹参素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郑元义
    戴立里
    王文兵
    贾丽萍
    周贤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 (05) : 33 - 35
  • [2] 阻塞性黄疸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机制及丹参保护作用
    缪辉来
    林木生
    [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1, (04) : 245 - 246
  • [3]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肝微循环障碍在肝损伤中的作用
    刘立新
    韩德五
    马学惠
    [J].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01, (02) : 29 - 31
  • [4]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硫代乙酰胺所致肝损伤发病中的作用
    刘立新
    韩德五
    任大宾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03) : 174 - 175
  • [5]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致“继发性肝损伤”的临床依据[J]. 韩德五.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