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烟洲试验站几种常见灌木生物量估测

被引:19
作者
张海清 [1 ]
刘琪璟 [2 ]
陆佩玲 [1 ]
于强 [2 ]
曾慧卿 [3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回归分析; 生物量; 估测模型; 灌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测量地径、株高和冠幅3个测树因子以及枝、叶、根的干重,利用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比较了线性模型、相对生长模型、对数模型和多项式模型4种模型共22个方程,分析了盐肤木、白檀、满树星、长叶冻绿4种灌木的生物量模型,认为:地径、树高和冠幅可作为很好的测树因子来估测灌木生物量,其中以地径作为单一因子也可以达到较好的估测精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沿海沙质岸黑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测数学模型 [J].
许景伟 ;
王卫东 ;
王月海 ;
李传荣 ;
康智 .
山东林业科技, 2004, (05) :47-49
[2]   基于Landsat ETM数据的落叶松林生物量估算模式 [J].
邢素丽 ;
张广录 ;
刘慧涛 ;
王道波 .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4, (02) :153-156
[3]   云南菜阳河自然保护区热带季节雨林乔木生物量 [J].
栗忠飞 ;
郑征 ;
李佑荣 ;
张建侯 ;
曹亦公 ;
李志远 ;
李忠文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 (01) :41-45
[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次生灌丛群落生物量研究 [J].
刘江华 ;
徐学选 ;
杨光 ;
穆兴民 ;
王炜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8) :1362-1366
[5]   两种生物量模型的比较 [J].
胥辉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3, (02) :36-39
[6]   山西太岳山典型灌木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J].
陈遐林 ;
马钦彦 ;
康峰峰 ;
曹文强 ;
张国华 ;
陈宗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3) :304-309
[7]   长江三峡地区灌木生物量及产量估测模型 [J].
万里强 ;
李向林 ;
苏加楷 ;
白静仁 .
草业科学, 2001, (05) :5-10+15
[8]   一种生物量模型构建的新方法 [J].
胥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35-40
[9]   灌木林的生长和生产力 [J].
周泽生 ;
王晗生 ;
李立 ;
傅佐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1) :103-108
[10]   林木生物量模型研究评述 [J].
胥辉 .
林业资源管理, 1997, (05)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