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旅游外汇收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被引:4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蒋满元
机构
:
[1]
广西财经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来源
:
旅游学刊
|
2008年
/ 08期
关键词
:
旅游外汇收入;
国民经济增长贡献;
协整检验;
均衡关系;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
0701 ;
070104 ;
摘要
:
依据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可以判定:旅游外汇收入和经济增长两时间序列之间应不是协整的。由于协整是时间序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一种表现方式,因此,与通常的认识相反,在长期的趋势方面,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其实便并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此外,VAR模型及其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也说明,我国的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即使是在短期内也是不能确定其相互间因果关系的次序的。既然如此,现阶段将旅游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支柱产业"、"先导产业"、"重点产业"的时机便并不成熟。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河南省旅游市场分析及客源目标市场选择
[J].
邵筱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邵筱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升魁
;
李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琛
.
经济地理,
2006,
(01)
:164
-168
[2]
关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思考——兼论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定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雪旺
;
智瑞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智瑞芝
.
旅游学刊,
2004,
(06)
:28
-32
[3]
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J].
李兴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
李兴绪
;
牟怡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
牟怡楠
.
城市问题,
2004,
(03)
:43
-45+49
[4]
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J].
吴国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吴国新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38
-241
[5]
Causality between trade and touris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 Jordan Shan,Ken Wilson.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 2001 (4)
←
1
→
共 5 条
[1]
河南省旅游市场分析及客源目标市场选择
[J].
邵筱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邵筱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成升魁
;
李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李琛
.
经济地理,
2006,
(01)
:164
-168
[2]
关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思考——兼论黑龙江省的旅游产业定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董雪旺
;
智瑞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地理系
智瑞芝
.
旅游学刊,
2004,
(06)
:28
-32
[3]
旅游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J].
李兴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
李兴绪
;
牟怡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
牟怡楠
.
城市问题,
2004,
(03)
:43
-45+49
[4]
旅游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J].
吴国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工程系
吴国新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238
-241
[5]
Causality between trade and tourism: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J] . Jordan Shan,Ken Wilson.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 2001 (4)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