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中生代含矿斑岩岩类特征及成因

被引:2
作者
齐进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含矿斑岩; 花岗斑岩; 斑岩型; 矿带; 银多金属矿; 矿床; 矿藏; 中生代; 中生界; 地质年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10.19719/j.cnki.1001-6872.1989.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东部斑岩型矿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本文根据547个含矿斑岩的化学分析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用电算处理得QAPF体积百分比。据IUGS法进行岩类划分和命名。环太平洋斑岩矿化带大致处于两种构造环境,即大陆边缘型及岛弧型。中国东部属于陆缘型,最主要的含矿斑岩是二长花岗斑岩(3b,占40%)。岛弧型者可以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为代表,主要岩石为石英二长闪长玢岩(9*区。占31.1%)。花岗闪长玢岩(4区,占26.7%)。斑岩型矿床除铜钼矿外,还有钨、锡、铀、铅锌、金和银等矿床,各矿种斑岩特点频数图有助于揭示斑岩的成矿专属性。最后讨论了含矿斑岩有关的成因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岩石矿物数据处理微型计算机软件系统研制 [J].
沈步明 .
地质科学, 1984, (03) :349-350
[2]   广东莲花山斑岩钨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J].
谭运金 .
地球化学, 1983, (02) :121-132
[3]   庐枞盆地次火山岩的若干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齐进英 .
矿物岩石, 1983, (03) :31-41
[4]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 [J].
吴利仁 ;
齐进英 ;
王听渡 ;
张秀棋 ;
徐永生 .
地质学报, 1982, (03) :223-234
[5]   相山破火山口火山杂岩体的岩石学研究 [J].
方锡珩 ;
侯文尧 ;
万国良 .
岩矿测试, 1982, (01) :1-10
[6]   中条山式斑岩铜矿 [J].
王植 ;
闻广 .
地质学报, 1957, (04) :401-415+540
[7]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芮宗瑶, 1984
[8]  
Stable Mineral Assemblages of Igneous Rocks .2 Rittmann A.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