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自选择性与性别特征分析

被引:6
作者
袁霓
机构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关键词
非正规就业; 性别收入差异; 自选择;
D O I
10.13546/j.cnki.tjyjc.2010.13.017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分析劳动者是否从事非正规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估计工资方程时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选择性偏误"。这是由于不同就业类型从业人员的分布并不是随机的,他们的就业类型极有可能是自选择的结果。文章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1997~2006)分析了自选择性在城镇居民选择就业类型中的作用,并对非正规就业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借助BGF(2001)分析方法,发现正规就业者具有负向自选择性,表明对于具有优质不可观测特征的劳动者来说,从事正规就业是一种自我选择的过程,而非正规就业者没有自选择性,这表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效率损失和市场扭曲。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非正规就业与女性经济参与.[N].金一虹;.中国妇女报.2005,
[2]  
2006中国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M].彭希哲; 任远; 主编.重庆出版社.2007,
[3]  
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蔡昉;都阳;王美艳著;.商务印书馆.2005,
[4]  
改革大潮中的中国女性.[M].孟宪范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5]   非正规就业: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J].
蔡昉 .
前线, 2005, (05) :17-19
[6]   我国非正规就业的性别特征分析 [J].
谭琳 ;
李军锋 .
人口研究, 2003, (05) :11-18
[7]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 [J].
胡鞍钢 ;
杨韵新 .
管理世界, 2001, (02) :69-78
[8]   对拉美失业问题的再认识 [J].
白凤森 .
拉丁美洲研究, 2000, (05) :26-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