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地力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
马祥庆,何智英,俞新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建林学院
马祥庆,何智英,俞新妥
机构
:
[1]
福建林学院
来源
:
林业科学
|
1995年
/ 06期
关键词
:
林地清理方式,炼山,杉木,土壤肥力在我国南方林区,水热适宜,植被茂密,这地采伐剩余物多,林地清理困难,炼山(co-ntrolburnins)是常见的林地清理方式,其作为杉木(C。。m。sha。lala。ceolata)传统造林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南方杉木产区得到了广泛应用['1。近年;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791.27 [杉木];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建立12个径流场对不同林地清理方式林地肥力变化进行了6年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采伐迹地的不同清理方式导致了林地肥力的较大差异。炼山清理迹地具有短期的激肥效应,经雨水冲刷,林地肥力急剧下降,至杉木幼林郁闭,肥力趋于稳定。其林地肥力变化可分为激肥效应期、肥力下降期和肥力稳定期,在同一林地上周期性炼山是导致连栽地力衰退的重要原因。不炼山林地6年的肥力变化可分为采伐剩余物分解初期、分解高峰期和分解末期,经采伐剩余物分解,其林地养分得到富集,肥力得到维持。
引用
收藏
页码:485 / 490
页数:6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