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4
作者
曾丽红 [1 ,2 ]
宋开山 [1 ]
张柏 [1 ]
王宗明 [1 ]
刘殿伟 [1 ]
杜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松嫩平原; 参考作物蒸散; Penman-Monteith公式; 敏感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利用松嫩平原19个站点的常规气象数据,采用FAO最新推荐的P-M公式计算了松嫩平原2000-2007年的参考作物日蒸散量、月蒸散量及年蒸散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年际、年内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①松嫩平原的多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通榆、白城为全区的高蒸散中心,北安为低蒸散中心;②松嫩平原多年平均参考作物月蒸散量最高值出现在5月,而不是出现在气温最高的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③在参考作物蒸散量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日最高气温、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日平均风速与日照时数,日最低气温与高程对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影响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图8,表2,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松嫩平原气候数据空间分布模型及栅格化信息系统的建立 [J].
李晓燕 ;
王宗明 ;
宋开山 ;
张柏 ;
刘殿伟 .
中国农业气象, 2007, (01) :76-79+87
[2]   基于GIS的山西省参考作物腾发量研究 [J].
白薇 ;
冯绍元 ;
康绍忠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57-61
[3]   松嫩平原西部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过程 [J].
梁丽乔 ;
闫敏华 ;
邓伟 ;
李丽娟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3) :22-31
[4]   1956~2000年中国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 [J].
高歌 ;
陈德亮 ;
任国玉 ;
陈峪 ;
廖要明 .
地理研究, 2006, (03) :378-387
[5]   石羊河流域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附视频 [J].
佟玲 ;
康绍忠 ;
杨秀英 ;
粟晓玲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 (Z1) :432-435
[6]   基于GIS的松嫩平原农业干旱敏感性分析 [J].
何艳芬 ;
张柏 ;
马超群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 (04) :291-293+296
[7]   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确定方法研究 [J].
李晓军 ;
李取生 .
地理科学, 2004, (02) :212-216
[8]   参照腾发量的新定义及计算方法对比 [J].
刘钰 ;
蔡林根 .
水利学报, 1997, (06) :28-34
[9]   遥感反演中参数的不确定性与敏感性矩阵 [J].
李小文 ;
高峰 ;
王锦地 ;
朱启疆 .
遥感学报, 1997, (01) :5-14
[10]  
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 科学出版社 , 杨志峰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