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贫血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探讨

被引:19
作者
李承慧
胡冰
机构
[1]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肿瘤科
关键词
贫血/病因学; 肿瘤/并发症; 血红蛋白类/分析; 生活质量;
D O I
10.16073/j.cnki.cjcpt.2007.23.021
中图分类号
R730.5 [肿瘤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收集2005年全年974例化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贫血的发生率及贫血的发病程度,分别从年龄、分期、病种、化疗周期累积量、化疗方案、有无消化道反应等方面对贫血发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4例化疗后贫血发生率为53.59%,其中轻度贫血38.09%,中度贫血12.11%,重度贫血3.39%;淋巴瘤发生率最高64.58%;≥60岁60.40%,<60岁47.8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Ⅰ+Ⅱ期37.56%,Ⅲ+Ⅳ期55.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肺癌贫血的发生受化疗的影响最明显,P=0.022。化疗方案中以CHOP方案对血红蛋白(Hb)影响最大,化疗后Hb平均下降4.7g/L。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化疗周期累积量对贫血的影响不明显,P>0.05。初步研究结果提示,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化疗期间,贫血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化疗疗效。因此,对存在上述具有统计学价值的人群、疾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化疗同时进行早期干预贫血的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25 / 182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肿瘤伴发贫血及其对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J].
宋国红 ;
刘淑俊 ;
聂均金 ;
邸立军 .
肿瘤防治杂志, 2003, (11) :1186-1188
[2]  
HIF-1 and tumor progression: pathophysiology and therapeutics[J] . Gregg L. Semenza.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