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研究
被引:10
作者:
肖松华
刘剑光
狄佳春
许乃银
陈旭升
黄骏麒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南京
[3] 南京
来源:
关键词:
转Bt基因;
抗虫性状;
遗传;
显性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03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转 Bt基因抗虫棉新棉 33B和 GK- 1 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抗虫棉株系72 h后 ,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86.8%、75 .1 % ,对照 TM- 1、泗棉 3号、苏棉 1 2号三个常规品种 (系 )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 1 0 .9%、1 3.9%、9.2 %。转 Bt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一代能明显延缓棉铃虫的发育进程。饲喂新棉 33B、GK- 1 2与常规品种 (系 )的杂种一代 72 h后 ,存活幼虫以1龄虫为主 ,分别占 92 .4%、85 .1 % ,并有少量 2龄幼虫。而同批次对照苏棉 1 2号和泗棉 3号以 2龄虫为主 ,分别占 89.6%、86.8% ,并有少量的 3龄虫出现。以抗虫棉与常规棉杂种 F1叶片饲喂棉铃虫 ,其发育进度较取食对照品种的延缓 1个龄期。转 Bt基因抗虫棉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的。 Bt基因是以单一位点的方式整合到棉花基因组 ,不存在多位点的整合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51 / 35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