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支农投入与粮食生产能力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30
作者
彭克强 [1 ]
鹿新华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财政支农投入; 粮食生产能力; 协整分析;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0.09.012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812.8 [农村财政];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本文基于新中国建国以来相关统计数据对财政支农投入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关系展开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检验了二者之间短期因果关系状况。结果表明,从长期看,财政支农投入有助于推动粮食生产发展,其中除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对于粮食生产具有负效应之外,其余财政支农投入对于粮食生产均具有较显著的正向效应;从短期看,财政支农投入的应急性特点和工具化倾向造成其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效果不佳,其中支援农村生产及农林水利气象事业费与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于粮食生产发展具有较明显的滞后正向效应,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对粮食生产仅具有微弱的积极作用,农村救济费不是粮食增产的短期原因。基于此,提出了着力构建和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体制机制以及在精简农口机构及人员基础上调整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等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旱涝灾害视野下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J].
彭克强 .
中国软科学, 2008, (12) :6-17+36
[2]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业投资需求研究 [J].
秦富 ;
徐卫军 ;
江文涛 ;
弓秀云 .
农业技术经济, 2006, (01) :2-10
[3]   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 [J].
马九杰 ;
崔卫杰 ;
朱信凯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4) :14-17+79
[4]   关于我国粮食安全的若干思考 [J].
姜长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2) :44-48+80
[5]   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 [J].
尹成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5, (01) :5-10+79
[6]   加大财政对农业支持力度 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 [J].
廉桂萍 .
农业经济问题, 2003, (11) :51-53+80
[7]   PUBLIC-SECTOR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VITY PUZZLE [J].
HOLTZEAKIN, D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4, 76 (01) :12-21
[8]   THE ROLE OF PUBLIC CAPITAL IN PRODUCTION [J].
LYNDE, C ;
RICHMOND, J .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2, 74 (01) :37-44
[9]  
Aid,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Savings, and Growth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 Gustav F. Papanek.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7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