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
被引:5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辛岭
蒋和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蒋和平
机构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来源
:
农业技术经济
|
2009年
/ 06期
关键词
:
农村劳动力;
非农就业;
影响因素;
四川省;
D O I
:
10.13246/j.cnki.jae.2009.06.003
中图分类号
: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
本文利用四川省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年龄、劳动力数量、耕地面积、未成年人数、60岁以上老人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是否有技能、村集体经济收入、劳动力所在村附近企业数量和地形特征虚拟变量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家庭年收入对非农就业影响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沈阳村级层面的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广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3)
:37
-42+110
[2]
我国农户的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
[J].
郑家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郑家喜
;
杜长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杜长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37
-43+111
[3]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收入决定与就业选择——对6省7县634户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
[J].
严善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桃山学院大学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5,
(01)
:59
-69+172
[4]
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J].
王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王志刚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5)
:10
-13
[5]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
[J].
都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
都阳
.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4)
:33
-37
[6]
农户经济学基本理论概述
[J].
张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业经济研究所
张林秀
.
农业技术经济,
1996,
(03)
:24
-30
[7]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6
←
1
→
共 7 条
[1]
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沈阳村级层面的调查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广胜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娟
.
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3)
:37
-42+110
[2]
我国农户的非农劳动力资源分配决策研究
[J].
郑家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郑家喜
;
杜长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杜长乐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1)
:37
-43+111
[3]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户的收入决定与就业选择——对6省7县634户微观数据的计量分析
[J].
严善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桃山学院大学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5,
(01)
:59
-69+172
[4]
耕地、收入和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J].
王志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王志刚
.
农业技术经济,
2003,
(05)
:10
-13
[5]
贫困地区农户参与非农工作的决定因素研究
[J].
都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
都阳
.
农业技术经济,
1999,
(04)
:33
-37
[6]
农户经济学基本理论概述
[J].
张林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业经济研究所
张林秀
.
农业技术经济,
1996,
(03)
:24
-30
[7]
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蔡昉, 200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