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入渗模型对斥水土壤入渗规律的适用性

被引:49
作者
刘春成
李毅
任鑫
马孝义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育部农业水土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 入渗; 模型; 斥水性; 累积入渗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土壤斥水性影响入渗,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国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在中国研究的还很少。该文基于实测资料探讨几种常规的入渗模型在斥水土壤中的适用性。采用室内土柱进行积水入渗试验,对比了不同积水高度和斥水度条件下的土壤入渗规律,并采用4种模型分析了土壤入渗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随入渗历时的变化可用幂函数描述,不斥水土壤累积入渗量明显大于斥水土壤;累积入渗量与湿润锋推进距离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Green-Ampt模型、Philip模型、Kostiakov公式和指数公式对入渗率与入渗历时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其中Kostiakov公式更接近于实测值,其他模型拟合效果因斥水程度等因素的不同而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土壤的斥水性和含水量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 [J].
陈俊英 ;
张智韬 ;
杨飞 ;
Leionid Gillerman ;
汪志农 .
灌溉排水学报, 2009, 28 (06) :35-38
[2]   森林火灾对马尾松次生林土壤斥水性的影响 [J].
刘发林 ;
张思玉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4) :37-41+53
[3]   两种常用方法测定土壤斥水性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延磊 ;
李子忠 ;
龚元石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7) :8-13
[4]   不同入渗水头作用下一维垂直入渗特性分析 [J].
毕远杰 ;
孙西欢 ;
马娟娟 ;
李永业 .
山西水利, 2006, (01) :75-76+78
[5]   石质山地不同条件的土壤入渗特性研究 [J].
张永涛 ;
杨吉华 ;
夏江宝 ;
李红云 ;
王贵霞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4) :123-126
[6]   Green-Ampt模型与Philip入渗模型的对比分析 [J].
王全九 ;
来剑斌 ;
李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2) :13-16
[7]   斥水土壤中的水热运动规律与数值模型 [J].
杨邦杰 .
土壤学报, 1996, (04) :351-359
[8]   土壤斥水性引起的土地退化、调查方法与改良措施研究 [J].
杨邦杰 .
环境科学, 1994, (04) :88-90
[9]   次生盐渍土垂向剖面斥水性及其与理化性质关系 [J].
任鑫 ;
李毅 ;
李敏 ;
郭丽俊 ;
丰满 .
农业机械学报 , 2011, (03) :58-64+79
[10]   盐渍化农田土壤斥水性与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性 [J].
郭丽俊 ;
李毅 ;
李敏 ;
任鑫 ;
朱德兰 .
土壤学报, 2011, 48 (02) :277-285